褐煤是炭化程度较低的煤,其特点是发热量低,水分大,挥发分高(>40%),含游离腐植酸,在空气中易风化破碎成小块,燃点低(约为2700C),贮存时间超过两个月就极易发火,且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0米。褐煤的主要用途是炼油、气化、动力用煤及民用。按着生成的地质年代不同,褐煤又可分为年青褐煤及老年褐煤两种。我国目前只有老年褐煤的洗煤厂(平庄西露天洗煤厂)。
褐煤中的矸石多数易溶或碎散泥化。唐山煤炭研究所曾对平庄西露天煤矸石进行实验室试验,试验资料表明,粒度为13-25毫米的矸石浸水三分钟后,泥化达10-50%,其中以砂岩及炭质泥岩最严重。和褐煤本身一样,由于矸石生成年代较短,石化程度浅,岩石的胶结程度不牢固,所以矸石遇水易泥化。不同种类的矸石,因其胶结物成分不同,泥化的程度也不同。
褐煤中的矸石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后,一般泥化现象将加重,其严重性也随矸石种类的不同而异。试验证明,炭质泥岩在空气中暴露四个月后,泥化程度由原来的24.2%增加到49%,几乎增加一倍。其次,矸石的水分大时,其泥化程度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水分较高的矸石在空气中失水后形成裂隙,从而促使矸石的风化碎裂。矸石遇水后也容易泥化。
矸石泥化不但会污染洗后产品,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的细粒泥化物,又给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造成困难。
由于褐煤易风化、泥化,因此,褐煤试样的筛分、浮沉试验操作方法应不同于其他牌号的煤炭。这是因为褐煤的水分高,即使在常温下其水分也会很快逸散,失去水分后煤块碎裂,造成试样的重量误差;在矸石与水或重液接触过程中,矸石发生泥化,产生细泥,如不及时收集起来,也会造成试样的重量误差;由于褐煤表面有裂隙,遇水后产生吸附作用而吸收水分,导致煤在重液中的比重增加。试验表明,当褐煤浮沉试验是由高比重开始逐渐到底比重时,所得到的低比重试样重量要比浮沉试验由低比重开始逐渐到高比重时所得到的低比重含量小。这是因为在前一个操作方法中,低比重物料在重液中停留时间较长,吸水较多,比重增加。
根据以上特点,褐煤在筛分、浮沉试验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为了尽可能地防止试样水分蒸发,最好在室内筛分,并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筛分、浮沉试验工作。
(2)为了减少矸石在浮沉试验中的泥化现象,浮沉试样应先从高比重级(如1.8比重级)起浮,先分出矸石,然后再从低比重级逐渐向高比重级进行浮沉。
(3)浮沉试验中的煤泥,应做如下处理:
褐煤易碎,原生煤泥量较大,可在浮沉前先筛分出-0.5毫米级干煤泥;
浮沉前用水冲洗附着在试样表面上的煤泥,并汇集在容器中沉淀收集之;
在浮沉过程中,比重液中的泥化物一般在1.8比重液中沉淀收集。